摘要 自2021年开始,元宇宙的相关研究迅速在学界兴起。研究者在研究历史及现实“已然”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未来的“可能”。在体育元宇宙未来发展中,保持开放接纳态度的同时,应保持理性客观、辩证思维。基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思考,未来体育发展的乌托邦畅想包括:在现实与虚拟空间中,实体身体与虚体身体的“雕刻”与展示,在技术与体育互动中“人-文-经”的全面发展,文明价值、人本价值等的创造与展望。当前体育元宇宙的现代性实践表现为体育参与空间的多元整合与再创造、虚实融合技术激发体育发展想象力、多元交互下的体育现代性转型。在未来体育发展中,面对“两体一心”,体育是否发生异化,以及当不站在同一技术起跑线时,竞技体育是技术的竞技还是人的竞技等,应引起反思。
文 | 李慧,雷强
(《体育与科学》2023年第2期)
互联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军方,1989年伴随万维网的出现,互联网从军用走向民用。随着Web1.0、Web2.0 和 Web3.0的发展,人造且服务于人一直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可以说,互联网是人类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时代产物,且随着发展成熟而日益强调人的本性。2021年3月10日,以宣称自己是元宇宙(Metaverse)公司的Roblox成功上市为标志,互联网进入新时代。在元宇宙发展过程中,不但“人”的中心性进一步强化,而且人机交互进一步强化。元宇宙反映了人类的创新能力、预测能力的同时,也刺激着人类在“技术-社会”进一步融合中进行再创新。大众在元宇宙能够自主改造虚拟世界的吸引下,也对其表现出浓厚的体验或研究兴趣。自2021年开始,元宇宙的相关研究迅速在学界兴起。研究者在研究历史及现实“已然”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未来的“可能”。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外有关元宇宙的研究起步相对早于我国,相关研究围绕元宇宙概念、模型、技术,元宇宙对教学、游戏、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展开;国内围绕元宇宙展开的研究,同样集中于元宇宙本身及其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基于元宇宙的最初兴起领域及应用场景为游戏,以及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数字拟态技术等在体育领域的尝试应用及良好成效,体育学界对体育元宇宙发展等进行了思考。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有限,我国学者对体育元宇宙的已有探讨,主要从元宇宙与体育产业、教育产业的结合,元宇宙的本体与人本分析等方面展开。正如元宇宙的发展方兴未艾一样,有关元宇宙的研究也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体育元宇宙未来发展中,保持开放接纳态度的同时,还应保持理性客观、辩证思维。本文通过对未来体育发展乌托邦畅想的探讨,结合目前相关科技嵌入下体育发展现状,对未来体育发展进行了辩证反思,以期为体育元宇宙发展提供思考。
1.1 实体与虚体:未来体育发展中的身体“雕刻”与展示
“乌托邦”由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首次提出,起初是一个虚构的岛国名称,后来因不同人的创造化使用而逐渐发展为复杂概念。自16世纪“乌托邦”的形容词形式出现,“乌托邦的”不仅是一个通常略带贬义的形容词,而且还可用来指一种心理能力或精神倾向。虽然众人对“乌托邦”的理解和评价褒贬不一,但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想象和未来指向,却被广泛认同并应用到不同领域。由此也使得我们在分析不同领域乌托邦时,有了前期铺垫。在技术领域,技术乌托邦主义关于技术以及数字化未来的想象总是美好的,憧憬着数字技术能够促进人类解放,给人类社会形态重塑和数字文明变迁带来光明前景。从中可见,技术乌托邦主义者持有积极乐观态度。伴随元宇宙的兴起与发展,有关元宇宙的系列乌托邦畅想也逐渐出现。例如,“人们试图运用现代科技去建构一个能够有精神归属,并能够使人们得以生存下去的虚拟的乌托邦世界,一个‘互动世界、娱乐世界、资讯世界终将合而为一’的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总体来看,有关元宇宙的乌托邦畅想同样是指向精神、未来的,而且是基于人类需求而创造的,即畅想并非“无根”畅想,是人类基于自身所需及美好期盼的畅想。在体育元宇宙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对未来体育发展的乌托邦畅想。这种畅想极富想象力,并且基于人在体育中的本体性需求而创造和发挥引导作用。身体作为人类体育实践的载体,由此也成为分析未来体育发展乌托邦畅想的“本中之本”。当个体同时出现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同时具有实体与虚体时,人类基于身体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未来发展中,对身体进行“雕刻”与展示以满足个体的生物性及社会性需求,便成为未来体育发展的乌托邦畅想之一。第一,当现实空间中的身体实体与虚拟空间中的身体虚体,在元宇宙助力下实现跨边界耦合、身体技术再造时,此时的“雕刻”是双向、多维度的,满足了人类身体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的多元需求。身体通过“人机互构”的方式进入新的空间规训秩序。在体育参与中所践行的“身体-技术”,既是身体的技术又是技术的身体。一方面,身体的技术在元宇宙中基于数字技术应用、拟态分析、仿真实践等,获得身体技能的提升,使得运动员实体的竞技水平提升,进而激发人体潜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身体虽然在元宇宙中看似是独立的存在,实则仍受到现实空间实体的控制,并根据实体需要进行调整,成为现实中个体向外展示的符号,正如约翰·奥尼尔曾提及的“我们不仅有‘生理的身体’,同时也具有‘交往的身体’,前者是道德实体,而后者则是社会交往和体验的符号”,满足人类自我的多重需要。第二,元宇宙中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二元划分,使得个体在不同空间进行着身份重塑的同时,还进行着身体重塑。这种重塑不仅是技术性的雕刻,而且包含性别的再选择,进而呈现出性别隐蔽下的身体行为再造,满足个体多元需求。相较于现实空间中生物性别的天生性,“身体总是带有性别地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虚拟空间的性别由个体自行决定,原本由于生物性别身体力量等方面差异、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体育参与的刻板印象等难以在现实空间参与的体育项目,将在虚拟空间实现自由参与和表现。以不同性别身体的虚拟空间再造为代表,现代性的身体观将进一步形成,不但重塑文化、拓展边界,而且促进体育发展,身体以化身作为新形式走向多元化,主体在更广阔的情境中呈现自我。
1.2 技术与体育:未来体育发展中“人-文-经”全面发展
元宇宙作为由人类发挥主体性所创造的成果,其形成之初便呈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延伸。虽然随着元宇宙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强化,元宇宙中的社会关系、社会运行逻辑等会进行持续性再造,但由于人在元宇宙中的主体性贯穿,以及人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的主体性衔接,因此即便元宇宙未来成为一种与现实人类社会差别较大的新形态,其文明与现实人类文明的接续性及耦合性也不变,追求全面发展是元宇宙中的文明与现实空间中人类文明的共同认识。以此为基础,基于技术与体育的耦合及互动,追求人、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便构成了未来体育发展的畅想之一。这种基于对“技术与体育”的认识,坚守人本、注重延续、强调发展的畅想,也将为体育元宇宙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第一,在坚守人本中,推进体育参与者从现实到虚拟、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发展。在元宇宙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身份也经历了系列变化,“从物理人到数字人再到沉浸人,让人的发展中的思想情感、认知体验、创新思维、现实需求等方面得到了超越现实空间的自由延伸”。在此期间,人类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的同时,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一方面,人们在提升仿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水平等时,进一步强化沉浸感,使得个体在虚拟空间体育参与中的身体或竞技的知识、情感等收获,在现实空间中得到应用及保持;在引导人类技术应用和体育元宇宙参与建构中,将现实所思所悟在虚拟空间创造性实践,拓展虚拟空间中的体育价值与功能。另一方面,体育元宇宙的持续创新,其动力源自体育参与者的支持。以多元、丰富、立体、易于操作和理解等方式,为体育参与者提供体育信息、建立体育爱好,鼓励其多样化参与时,便已超越单一健康维度,而呈现出对精神、创造等多元维度的培育。此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跨界性、整体性的,而且是潜能激发性的。第二,在文化再造与延续中,强化体育参与者的主体性认同和积极性,促进体育文化的去中心化、多主体再造与全面发展。鉴于体育得以在人类持续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形成了相对稳固且具有调适性的文化,因此未来体育发展同样需进行文化再建构与发展,以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在元宇宙及数字表象拟态的发展下,技术嵌入与数字算法中的身体持续在场为体育文化叙事边界拓展提供了支撑;体育文化叙事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传统与现代空间中相关文化叙事的整合。体育参与者在实体与虚体实践中,不但整合了历时、虚实文化,而且实现了个人文化、社会文化、体育文化的再创造。伴随互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在元宇宙中体育参与的个体也会增加,当多主体间在虚拟场域进行主体平等的体育参与时,多主体的个体性与创造性将创生更多元的体育文化,进而助推人类文明发展。第三,在体育经济持续性发展、全面化推进中,促进经济产业重构,刺激体育消费的同时,促进体育参与空间融合。如果说人与文化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刺激体育参与者实现的,那么体育经济全面发展则主要是通过刺激体育服务、产品等生产者、销售者实现的。“元宇宙”技术推动了数字文化消费和生产的重构。在此期间,促进体育产业生产效率提高、消费群体扩增、虚实消费空间融合、消费场域扩大等多元转变,不但有助于体育经济发展,进而使得体育元宇宙发展获得更多宏观支持和外部支撑,而且有助于虚实空间进一步融合下体育需求整合和公平供给。
1.3 整合与重构:未来体育发展中的多元价值创造与展望
体育元宇宙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是新兴技术所引导的发展潮流下体育的顺势而为;另一方面,也因元宇宙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未来体育发展提供了空间与方向。长期以来,在现实场域空间中,体育循序渐进的发展虽然呈现出社会性价值与功能的不断丰富,但限于部分体育项目开展的条件、资源、专业动作等要求,体育的整体化、普及化发展并不够。造成这种现象,既与大众对体育认知不足有关,也与体育的文明、人本价值等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关。在未来体育发展中,通过多元价值整合、重构,提升体育精神及参与影响力、号召力,对促进体育发展乃至人类整体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第一,体育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既是人类文明的“镜像”,又是人类文明的建构者和强化者。基于体育是不需要语言、不需要区分民族便能共同参与的活动,本身便具有文化整合功能,因此在体育元宇宙发展中,结合体育的弱化边界交流特征,以体育为载体实现多元文明的跨越边界整合、多元主体的交流互动,实现体育文明再造,便不但具有了促进人类文明跨越虚拟与现实空间、不同场域空间、不同时空的整合与再造的功能,而且具有了促进文明重构的意义。这种重构在数字技术等嵌入下实现,并在体育元宇宙“原住民”的认同中发展。当元宇宙作为无限延展的虚拟空间,成为人类生活的另一个世界时,相较于国家、民族、性别等现实空间中的边界,虚拟空间中的相关边界变得模糊,体育在元宇宙中也具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当未来体育参与不以国家或地区等来划分,而以不同的趣群来分类与整合时,体育的文明价值便超越以往的评价标准,而获得了在元宇宙中再整合、再创造的意义,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将随之增强。同时,由体育文明构成的人类文明,也将在此期间实现再创造与发展。第二,体育是以人为本的活动,元宇宙也是基于人本需求而实现的创造,两种人本的耦合,使得未来体育所具有的人本价值,便不仅表现在对理性、感性、精神、物质需求关注及满足的层面,而且具有了更广指向的自由层面、自我实现层面。体育参与者在未来体育参与中所感受的不仅是个体的被尊重,而且是个体权利的提升与保障。如果说,现实中的体育参与是相对平等的,常常受制于系列资源、条件等而无法随意开展,那么随着体育元宇宙的应用,体育参与者的平等感将随之增强。这一增强以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保障,同时以主体参与和表达为支撑。人人都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随时选择参与任何体育项目,并就相关项目形成自己的数据,根据自我偏好进行项目的再造与调整。体育参与者也将在这种权力去中心化的氛围中,感受到体育的平等价值,继而实现参与感、获得感、满足感的提升。
2.1 虚实共生:体育参与空间的多元整合与再创造
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流动,有关空间公平等内容被学界所讨论和关注。福柯提出“空间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空间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杰姆逊指出“空间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导因素”,曼纽尔·卡斯特说“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现,换言之,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可见,空间早已超越传统物理层面,而具有丰富的内涵及意义。基于空间与社会的密切关联,在现代化社会中,分析及探讨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与探讨社会发展、变迁、关系的路径。伴随元宇宙的发展、虚拟空间的创建及延伸,有关元宇宙的空间也被学界关注。例如肖超伟等认为,“元宇宙的空间概念既包含传统物理层面的欧氏空间,是社会关系空间的载体,同时也包含赛博空间,是欧氏空间、社会空间、赛博空间的互相嵌套、叠加的一种新的空间模式”。从中可知,元宇宙空间超越了物理空间的同时,并非固定的、多元叠加互嵌的。在元宇宙及混合现实(MR)、移动应用增强现实(AR)等技术应用下,个体体育参与空间不但实现了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拓展,而且在现实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不同维度的时空场景整合中实现了“异时空场景共存”,在打破以往体育参与隔阂、提升体育参与趣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下,体育参与空间得到无限拓展。个体通过佩戴AR等设备,便能在虚拟和现实场景融合叠加的场域中开展体育运动,而不受现实空间中运动场地大小的限制。第二,伴随个体主体性在虚拟空间进一步发挥,体育参与空间呈现出整合与灵活再造。不同于现实空间中体育场地等建设完成后短期内难以改变,且在有限、固定场地的场馆建设中主要听取群体性意见,而因资源等限制对个体性意见选择性听取,在虚拟体育场域中间,在系列技术支撑下,个体在无限延展的虚拟空间中可灵活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技术操作以随时切换体育场景、进行场景设计或选择。此时,虚拟体育空间场景可以是现实场景的拟真再现,也可以是超越现实体育场景的场域再造。第三,体育参与场景的立体化呈现,使得参与者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示及参与体育。体育参与者可通过空间中身体动作的立体化呈现,而更快捷地掌握体育参与技巧,同时激发体育参与兴趣。除此之外,跨时空压缩的体育参与,节约了体育训练及参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体育训练效率。例如,随着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冰雪等冬季项目便不再受季节限制,而是在技术及多维空间自由转换中,化约环境的复杂性、降低时间成本。概言之,伴随元宇宙的出现,大众的体育参与空间也发生了巨大改变。除了从现实向虚拟的空间拓展以及虚实空间整合,体育参与空间随着个体在元宇宙中主体性与控制权的提升,而实现了多元时空的整合与再创造。在更加立体、多元、随时调换的空间中,体育参与者的需求被进一步满足的同时,也提升了大众体育参与兴趣。
2.2 转变思路:虚实融合技术激发体育发展想象力
元宇宙以其空间多维拓展和整合等,拓展了人类社会发展空间的同时,增加了体育参与空间,并由此促进了体育的现代性发展。鉴于系列虚实、异时空空间的融合、叠加等,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因此在探讨元宇宙空间拓展下的体育参与之外,技术嵌入下的体育参与同样为我们了解体育元宇宙的现代性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路径。随着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技术日益成熟,元宇宙的发展获得了坚实的发展支撑的同时,个体在元宇宙中的沉浸感、交互感、参与感也随着相关设备的佩戴而提升,进而吸引大众进入元宇宙空间探索。这种技术嵌入下的参与率提升,体现在方方面面,同样体现在体育元宇宙中的体育参与中。具体表现为:伴随数字孪生技术等普及应用,体育参与专业性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数据化、科学化体育训练模式进一步生成。稻见昌彦认为,“当肢体摆脱了物理上的束缚,人类迈入‘后肢体社会’……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彻底融为一体,在无界限中形成了一个‘R-V连续基体’”。这里的“R-V连续基体”虽为一种畅想,但这种连续性已伴随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推广,在体育参与中得到了应用。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孪生应用,是将物联网连接对象扩展为实物及虚拟孪生,将实物对象空间与虚拟对象空间融合,成为虚实混合空间。通过接收来自物理对象的数据而实时演化,从而与物理对象在全生命周期保持一致。在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体育参与中,虚拟技术的应用不但可助力专业运动员实现虚拟场域空间的高效、专业培训,而且使体育参与者在见证“另一个我”的体育成绩提升中,培养体育参与兴趣。除了数字孪生技术,其他诸如MR等技术也促进了体育发展。例如通过MR等技术,将体育参与中的动作进行常态化存储,通过全面数据采集、实时记录、科学分析、反复观看、综合评价等,对个体体育参与或训练进行科学评估。除此之外,通过2021年国际奥委会主办的首届奥林匹克虚拟系列赛吸引了超100个国家和地区25万余名用户的参与,可知,虚拟体育竞技已成为一种趋势。伴随触觉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发展,不但赛事跨时空传播与参与的体验感、沉浸感增强,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体育赛事吸引力。整体来看,体育参与者借助AR、MR等技术,无论是在练习还是比赛中,都可实现数据采集。教练员、医生等主体可基于相关数据,对运动员或体育参与者进行整体性评价,提高协同合作水平,提供针对性、专业化科学健身或训练建议;同时除了数据整体评估,还可通过运动员以前和现在、与其他运动员的数据对比,分析其体育技能水平提升路径,预测竞技成绩。
2.3 沉浸强化:多元交互下的体育现代性转型
伴随体育元宇宙的初步发展,体育参与空间得到拓展的同时,体育运动水平和体育参与兴趣得到提升。系列拓展与提升,在技术嵌入下完成,同时在人机交互中实现。相较于现实空间的体育参与,虚拟空间的体育参与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与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恰好与现代化发展中身处社会原子化趋势下的个体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当个体性需求与虚拟空间的自主性参与相遇时,个体不但对人机交互等多元智能交互保持高接受度,而且能在获得强沉浸感与参与感时,提升对体育参与的兴趣。沉浸理论由Csikszentmihalyi提出,这个理论用于解释人们进入沉浸的状态,即当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投入该情境中,并且完全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感觉。具体到体育参与中即表现为,第一,在知识点交互中,个体获得更好的体育服务,继而强化沉浸体验。部分体育项目难以开展的原因,除了场地、设施限制,还有专业性知识不足。随着元宇宙中知识点交互的实现,相关体育内容可通过生动的体育教学视频呈现,将注意要点进行立体化分析说明。第二,在信息实时交互中,个体获得更便利的跨时空学习路径,同时在个体间信息交互中建立情感连接与交互,提高体育参与质量。大众参与体育的目的之一是满足社交性需求。伴随体育元宇宙中跨时空体育爱好者的聚集而出现的,还有体育文化、体育情感等的交互,此时的信息是多元的、交互是彼此包容的。在此情境中,个体间的体育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对彼此产生影响,进而建立起更丰富的体育形式。除了个体间的信息实时交互,即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还有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实时交互。相较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多地体现为专业化、数据化、科学化。人机交互不但被应用于个体体育参与中,而且被应用于专业化训练中。例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风洞”技术在我国冰雪运动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机互动中,不但运动员的竞技动作得到优化,而且在自然场景拟真、训练场景随时切换中,降低场地成本、训练成本。第三,在多元角色自由转换中,体育参与者体验到权力的去中心化的同时,增强获得感。例如在角色游戏中,个体可在虚拟空间通过角色设置以感受不同体育明星赛场实践感。第四,在多元产业交互中,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在虚拟空间中体育产业间的交互协同,不但促进产业间沟通、建立合作,而且助推了新产业形态、产品、服务模式等创新,创造体育参与、发展新模式,同时通过产业协同下的产业链条建构,助推了产业持续发展。
3.1 “两体一心”:当人有实体与虚体两个身体、一颗心脏,体育是否发生异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大众对事物的评判主要延续着二元对立的形式,呈现为褒贬不一,即或积极或消极。诸如麦克卢汉、基特勒、斯蒂格勒等人认为,技术的媒介作用只是将身体媒介化,实现了人的代具性进化,让媒介成为人的延伸。在埃吕尔看来,“现在的社会实际上是‘技术社会’,技术主宰了科学、经济与政治,技术实际上已经演化为人与自然的中介,要想使技术不再消弭人类的自由就必须限制技术力量的扩张”,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本文无意于探讨具体态度,而是更关注态度背后所反映的学者对技术发展下,面向未来的思考。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加速了社会信息化和虚拟化的进程,元宇宙的出现势必会彻底更改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突破目前人们的认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此时的不确定,无关褒贬,而是一种客观事实。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人类总是尝试找寻解决路径。诸如海勒指出,“人类的功能扩张了,因为它所栖居的人类认知系统的参数扩张了,在这个模型中,问题不在于是否抛弃身体,而在于以非常具体的、本土的、物质的方式扩张具身性的觉悟,没有电子假肢(辅助设备),这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在体育元宇宙中,身体通过MR、脑机接口等技术的耦合而实现了延伸,然而在延伸之外,实则也进行着身体再造。正如在元宇宙时代,人类生活的空间呈现出虚实共建的共在,此时人类也在虚实空间中具有了两个身体,分别为虚体和实体,且二者跨空间共在。此时虚体的“虚”并非“无”或“空”,仅为不可触但可感且相对独立,因为即便实体“不上线”虚体也不会“下线”。这满足了人类身体无限延伸、永久存在的乌托邦畅想,但也带来了系列疑问。例如,面对体育元宇宙中人类实体虚体共在、一颗心脏的“两体一心”情况,原本被人们所广泛探讨的身心一体或身心二元观是否还具有解释力?当个体以“两体一心”参与体育时,此时的体育是否仍为体育,或者是否仍为我们现实场域空间中所常常提及的体育?有学者指出“当我们无法区分赛博格和我们的时候,人类也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身体危机’”。这里所提及的“身体危机”是一种虚体实体共在下,主体不分的危机。当体育元宇宙的发展愈发成熟,个体能够通过操纵装备技术,借助“运动想象”在虚拟体育空间用意识完成各种体育行为时,是否意味着体育精神虚实空间割裂及虚拟空间悬置?当运动员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等实现了竞技技能数据化整理、系统化分析、科学化方案制定,运动员依据虚体数据分析以改进实体行为,甚至进行潜能激发时,与原本体育训练中以人本性强化、不确定性摸索中所实现的潜能激发,是否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意义?当人体潜能突破程度变得可量可测,此时因技术介入而实现的潜能激发,还是原本的体育精神吗?无论是“两体一心”还是实体虚体何为主体,无论是技术介入下相对确定性的潜能激发,还是主体在不确定性中探索的潜能激发,都蕴含着体育元宇宙中人本性的反思,而这些也是我们在未来体育发展中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2 全面与公平:当不站在同一技术起跑线,是技术的竞技还是人的竞技
近年来兴起的元宇宙,以其给予人类丰富的沉浸体验、无限延展的空间、开放的建构自我及表达氛围等,得到了许多人的热烈追捧。元宇宙作为人类社会化发展中所创造的时代化产物,虽然其出现有必然性和价值意义,但很多人对元宇宙仍存在担忧。例如,“元宇宙价值理想光照现实世界价值观变革的同时,也照破多重‘价值悖反’陷阱,即虚拟之于真实的断裂与偏离、少数人之于多数人的操纵与收割、退化之于进化的阻滞与沉沦、逆乱之于良治的自纵与荒蛮等”“从自由王国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的特征反推元宇宙去中心化只是让所有的中心汇集到了一个中心,即为掌握核心技术的资本实际”。从中可见,学者对元宇宙看似“去中心化”、促进公平,背后实际隐含着权力集中的担忧,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同样存在于未来体育发展中。以竞技体育为例,伴随体育元宇宙的发展,虚拟竞技逐渐被提出并进行了初步尝试,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体育竞技举办,也是发展趋势。然则在上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竞技中,发达国家的竞技成绩往往好于发展中国家(虽然近些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奥运赛场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有时会赶超美国等国家,但其背后是举国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支撑),可见,国家实力和支持程度往往影响着竞技成绩,甚至影响竞技公平。如果将技术纳入其中进行深入探讨,那么未来体育元宇宙时代的竞技公平至少有三方面值得反思: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为运动员提供的技术和训练支撑也不同;第二,体育元宇宙的发展虽然指向同一个宇宙,但进入元宇宙的技术装置影响着元宇宙中数据整理与分析等工作,即便是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技术装备的不同也可能影响竞技水平;第三,在虚拟竞技中除了训练及参赛中相关技术支撑,在现实比赛中尚且涉及兴奋剂问题,如何避免技术集中下的暗箱操纵行为。以上三点反思,暂时搁置了人的主体性,更多从结构性、技术性层面思考,有其思考局限,但不容否认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现象。当面对此种或者比之更复杂的现象时,引起我们思考的除了赛事公平,还有这样的体育赛事的本质究竟是技术的竞技还是人的竞技。
体育元宇宙的发展方兴未艾,未来体育将基于人的乌托邦畅想进一步实现创新和推广,也是大势所趋。我们在认同体育元宇宙将带来的便利、丰富、沉浸等符合个体需求的内容时,也应客观、辩证地意识到事物本身的多面性。如果从广受探讨的二元对立观来看,关注体育元宇宙积极一面的同时,不应忽略其消极的一面。虽然体育元宇宙作为元宇宙的一种,同样是强调人本性的,以使人类更好地生活为目标,然而技术水平的高低、技术掌握者权力的不均衡等影响着技术的公平使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除此之外,随着MR、AR等技术发展而实现身体延伸、赛事沉浸观感与集体欢腾时,也应思考其中的感觉与情绪有多少是技术性的,又有多少是人本性的。当我们推动“人-技术-社会”联动发展时,随着技术发展、技术对人和社会作用力增强,此时人的主体性如何维护,具体到体育元宇宙中,诸如当人通过身体数据化便能进行拟态参赛时,那么竞技中人的主体性是否或者怎样发挥作用?总之,体育元宇宙是人类对未来体育发展的乌托邦畅想,里面寄予着现代化发展中人类的美好期待,然而正如发展是渐进的,事物具有多面性,我们在接受与认同体育元宇宙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不应忘记思考人本性的未来。
原文刊登于《体育与科学》2023年第2期,已于中国知网发布,如果其他媒体或机构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文献引用格式:
李慧,雷强.体育元宇宙:未来体育发展的乌托邦畅想与反思[J].体育与科学,2023,44(02):9-15.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